找到相关内容4889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分五周因果”与“三圣圆融

    优良传统,要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锲而不舍。   参考论著:   魏道儒:1998年,《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邱高兴:1996年,《李通玄佛学思想述评》,2001年,《法藏文库》...范围包括“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1]]等,他了解当时南北佛教界的情况,精通中印佛学及中国传统典籍,为继承和发展华严宗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澄观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

    弘安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80094127.html
  • 再次强调孝养父母及行善对戒邪淫的重要性

    。不久,他突然瘫痪,卧床两年,最后财尽命绝。其子常谩骂祖母,结果也在他死后因犯罪而被判刑。 赡养父母是人之根本,也是国泰民安的重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不敢轻视此事。中国传统文化将不孝敬父母...的。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可称为念力。念力产生之后,必然回归到发出这一念力的人。一次,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告诉我,文化革命中她的腰被一造反派踢伤,落下腰痛病至今。我说:“可以断定,那个造反派最终应该脑子...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504794665.html
  • 洪州禅的思想特色

    组织的、受规范制约的丛林化禅。   《规式》中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部分,莫过于“普请法”。任继愈先生曾指出,普请法规定“禅宗僧徒靠劳作过日”,是“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紧密地结合到僧众的生产...“生恭信”、“循佛制”,而且也为了“不扰公门、省狱讼”、以便“不泄于外护纲宗”。所谓“不扰公门、省狱讼”,是指适应世俗社会,取得世俗政权的支持。所谓“外护纲宗”,是指接受传统儒家文化的保护。可见,怀海...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74994912.html
  •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

    追求的文化传统?根据发掘获得的资料得知,曲贡人的精神生活主要内容表现在尚红?人祭?牲祭?陶片?埋葬等几方面?”在出土的陶器中,属于陶塑的作品仅为两件,“一件为陶器上的猴面贴饰,为浮雕样式;一为器盖上的...?彩沙塑等等?从艺术意义上讲,这些姊妹艺术都是同源的,相互之间都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往往将美术归为“五明”学科的“工巧明”之中,属于一种专门的学问?其中,绘画起着极为...

    罗布江村 杨嘉铭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3.html
  • 苯教历史三段论之由来及剖析

     在藏族宗教史上,苯教和佛教都经历了几次法难,这两个宗教传统的发展都被人为地中断了好几次,并且都以大规模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为前提,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两个宗教传统的历史...实力基本消除。但是,虽然对传播的政治条件不容乐观,苯教在民间的信仰却根深蒂固,其势力仍然不可低估。所以,佛教作为一个外来文化,既不能明确否定本土宗教传统,即苯教信仰的文化价值,还要传播一个全新的信仰系统...

    才让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695211.html
  •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伦理原则,也为中国佛教所继承和发展。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中国佛学选择了更适合自身社会文化环境的大乘佛教学说,因而大乘佛教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的伦理原则在中土广为传播。此外,印度佛教从其传统宗教观念中继承的业报轮回观念,作为佛教伦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相结合,融合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有广泛深入的影响。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与印度佛教伦理...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196049.html
  • 神圣化还是世俗化——佛教慈善何去何从?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业”;又曰:“慈为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有解释道:“慈,爱也”;亦谓“上爱下曰慈”。又如《北史.崔光...到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导致了精神的失衡、甚至灵魂的失落,开始追寻灵性的回归,要求回到传统,于是宗教、特别是中国传统的佛教和道教便成了许多中国人追寻灵性回归的自然去处。这就必然带来到佛寺道观烧香礼拜的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1596092.html
  • 共书佛教“黄金纽带”的新篇章——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随笔录

    一、悠久深厚的情谊   佛教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信仰的主要宗教,是古代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中国佛教虽源自印度,但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已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密切结合,形成北传汉语系的佛教和...   共书佛教“黄金纽带”的新篇章——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随笔录   作者:杨曾文   日月不居,光阴流迁,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已经度过25个春秋。在这四分之一的世纪里,中日两国政府和...

    杨曾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2496121.html
  • 北传佛教与中国素食文化:林伯谦

    ;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7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古人若从省欲去奢这点来看佛教的素食主张,便能坦然接受。这不仅像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撰书答圆通法秀禅师,...北传佛教与中国素食文化:林伯谦   一、前言   华夏民族本是农业古国,一般百姓多赖耕种维生,在饮食方面,长期皆以谷物菜蔬为主,除非是上层阶级,才得以享用鲜肥的食物,如《周礼.天官》记载...

    林伯谦

    北传佛教|中国素食文化|林伯谦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52033325625.html